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吉林:通化市大力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中国园林网3月22日消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林业和林区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体现林业担当和作为的广阔舞台。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林业工作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林业在改善乡村生态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切实增强农村老百姓的生态获得感。

大力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乡村生态宜居。全市以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国土绿化、绿色通道、生态修复、资源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进程,加强后备资源培育,改善林种树种结构,整体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今年全市预计林地清收还林65000亩。各地将利用今春有利时机,全面完成林地清收还林任务,实现林地清收还林工作圆满收官。加强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重要生态区域保护。开展自然保护区保护与恢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湿地恢复,有效增加湿地面积。到2020年,湿地面积由现在的11.6万公顷增加到12万公顷(含梅河口)。

实施产业富民战略,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大力发展果林培育业、中草药种植业、山野菜种植业、食用菌培植业、苗木花卉培植业、野生动物驯养业、林下养殖业、采集加工业、林特产品加工业、森林生态旅游等十大林业产业,加快形成一批拉动增长、社会就业、富民增收的产业集群。到2020年,林下参累计种植面积达30万亩,建设大榛子种植基地10万亩;建设标准化的红松、紫椴、落叶松林木种苗生产基地2000公顷。搞好林蛙、蓝莓、中草药等林特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构建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到2020年林蛙养殖面积达到30万公顷,长白山林蛙产业园区基本建成;建设有机蓝莓种植、深加工基地5万亩,实施冷链和产品深加工扩建工程,实现加工增值。依托现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推出一批森林和湿地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开发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不同类型生态旅游产品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商品。到2020年全市森林旅游服务业力争实现4亿元。推进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力争用 3年时间,建立完善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现代林业新格局,大幅度增加品牌经济总量。

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引领乡村乡风文明。加强森林城市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实施生态文化建设、森林文化科普建设、生态文化嘉年华、以及“森林通化,全民参与”等工程,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标本馆,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借助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和国家森林康养小镇评选活动,开展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和生态文明村、省级绿化美化村屯创建活动,打造生态特色,因地制宜,围绕一树、一果、一花、一草,重点推进乡村路边、水边、房边绿化美化,加快庭院林业建设,实现乡村庭院花果飘香,不断丰富乡风文明的内涵,引领乡风文明,提升文明素质和水平。

深化林业改革和法治建设,推进乡村治理有效。进一步激活林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完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盘活林业资产,发展林地林木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变绿色资源为资本。加快组建林业信用担保机构,降低林业贷款风险。全面完成27个国有林场改革任务。积极推进商品林、林下参和中草药等森林保险工作,降低林区群众因灾损失和风险。健全林业法制体系,充分发挥森林公安、林政稽查、森林资源监督重要作用,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毁林开矿、毁林种参、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征滥占、乱挖滥采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广辟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助力乡村生活富裕。加大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力度,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林地经营权,推进集体林权规范有序流转,促进集体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林业“放管服”改革,建立林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积极争取国家各项林业建设资金投入,鼓励林农通过发展林业生产增加收入。加强林业科技信息服务,指导和帮助群众把握市场规律,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能力,畅通销售渠道,实现发家致富。

投诉侵权

上一页: 滁州将聚力发展七大林业产业

下一页: 2018北京响水湖长城梅花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