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千里牵缘育雏鹰

在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坐落着一所由上海市投资援建、隶属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寄宿制中学——果洛西宁民族中学。6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第一站就来这里,看望老师和同学们。

课堂上,书声琅琅,操场上,奋勇拼搏;食堂里饭菜飘香,宿舍里明亮温馨……6月20日上午,当记者走进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时,总书记考察带来的温暖依旧在师生之间传递回荡。

一个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一个是内陆发达地区;千里牵缘,一个约定,一座学校,把上海市与果洛州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两地加深了“同饮长江水”的深厚情谊。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平均海拔4200米,大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60%,自然条件严酷,教育资源紧缺。2010年上海启动对口支援果洛州,为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2017年沪青两地决定在西宁联合创建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圆了当地学子“上好学”的愿望。2019年,果洛西宁民族中学首届招生以来已有1400多名果洛籍学子从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牧区,来到省会西宁求学。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高一年级的化学实践课。

从雪山深处到省会都市,孩子们的人生也翻开了崭新的篇章。今年高一(1)班的尼东拉毛就是这1400多名学生中的其中一员。

当天总书记来到高一(1)班教室,观摩“新时代、新家乡”主题思政课。了解学校将思政课内容融入日常教学,听了孩子们讲述新时代家乡的可喜变化。

“我坐在第一排,那天我是第一个站起来讲述家乡变化的。”回想起当天给总书记讲家乡的变化时,尼东拉毛难掩激动。“我用一幅画给总书记讲述了我家用‘无人机放牧’的故事。我的家乡在果洛州班玛县江日堂乡更达村,以前我家是传统骑马放牧,现在开始用现代化的无人机放牧。如今,家乡家家户户都配备了电视机、移动手机等现代化设施,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建校以来,上海选派7名援青干部人才开展为期三年的“组团式”支援,同时抽调80多名优秀教师来校开展短期帮扶,40多名教师赴上海跟岗研修,教学质量飞跃式提升。

将“科技课程”搬上课堂。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常途就是上海援青干部中的一员,回顾总书记来到学校看望师生的情景时,他的脸上依旧洋溢着幸福和喜悦。“总书记听得很细。他听取了上海等东部地区援助青海教育工作和学校建设情况介绍。总书记问得很细。他详细询问了学生构成、课程设置、体育锻炼、普通话水平等情况。”

第二个跟总书记讲故事的是杨顶同学,杨顶,藏语是“吉祥”的意思。他以经济发展、交通便利的变化,讲述了自己家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原本在电视里才能看到的一些水果和蔬菜。

说着当时的情景,杨顶深有感触:“通过现场每个人的互动,我感受到现在的政策好、学校好、援青老师好。”谈到未来,杨顶充满希望:“听完我的故事,习爷爷还猜了我的身高,还看了我的团员的团徽呢。今后我要好好学习,加倍地努力,这才是对习爷爷最好的报答。”

魏正元是当天在场的思政课老师,用绘画的方式展示家乡发生的新变化就是魏正元和班主任共同制定的思政课“方案”。

谈及总书记观摩思政课,魏正元依旧十分激动。“作为思政课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后,我将充分发掘每个学科中的思政资源,通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把思政课堂延伸到校外研学平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总书记看望我们学校,是对我们的巨大的鼓舞,作为援青团队的一员,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孩子们在生活上照顾好,在学习上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将发挥上海对口支援的优势,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常途说。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课间操。

采访结束,正赶上学校课间操时间,师生们跳起富有藏族特色的“锅庄”舞,音乐起伏间,师生们团簇起来,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副高原“雏鹰”幸福成长的模样就在眼前。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

投诉侵权

上一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下一页: 如何赋予“双层经营”新的内涵?——看常熟的四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