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2018煤炭政策基本取向为去产能、稳市场、调结构、促转型

 近年来有关部门也对煤炭行业进行了改革,据了解2018煤炭政策基本取向为去产能、稳市场、调结构、促转型,煤炭消费或将进一步回升,具体的情况怎么样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2018煤炭政策基本取向为去产能、稳市场、调结构、促转型

  2018煤炭政策基本取向为去产能、稳市场、调结构、促转型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敦仕在4月12日由中国煤炭资源网主办的“2018年(第八届)国际炼焦煤资源与市场高峰论坛”上做了“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及对当前煤炭相关政策的认识”的演讲。梁敦仕指出,2018年煤炭政策基本取向为:去产能、稳市场、调结构、促转型。

  梁敦仕表示,近两年多来,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取得了许多新进展。

  煤炭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供需市场一度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得到扭转,需求上升,产量增加,供需总量实现基本平衡,煤炭价格回升并保持在合理区间,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煤炭经济平稳运行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煤炭过剩产能得到化解,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深入推进。

  一、当前煤炭经济运行形势特点

  (一)煤炭消费回升

  2013年后全国煤炭消费连续三年下降,2014、2015、2016年分别下降2.9%、3.7%和4.7%。2017年,统计公报显示全国煤炭消费量小幅回升,同比增长0.4%。今年前2个月,煤炭需求继续增加,测算全国煤炭消费量大约为6亿吨,同比增长4.2%。

  (二)煤炭产量增长

  煤炭产量也是连续三年下降,去年出现了自 2014 年以来的首次恢复性增长,据统计公报数据,2017年原煤产量35.2 亿吨,同比增加 1.1亿吨,增长3.3%。今年前2个月全国煤炭产量5.2亿吨,同比增长5.7%,而去年同期为下降1.7%。

  (三)煤炭进口增加、出口下降

  2016年煤炭进口由降转增,全年进口2.56亿吨,同比增长25.2%。2017年全国煤炭进口继续增加,全年为2.71亿吨,同比增长6.1%;煤炭出口817万吨,同比下降7%;净进口26273万吨,同比约增长6.3%。

  进入2018年,煤炭进口仍继续增长,1-2月煤炭进口4871.4万吨,同比增长14.4%。其中,1月份同比增长11.6%,2月份增长29.6%。1-2月出口煤炭74.9万吨,同比下降30.1%。

  (四)煤炭运输大幅增长

  2017年铁路运输煤炭21.55亿吨,比上年增加2.53亿吨,增长13.3%。今年前2个月铁路运输煤炭3.95亿吨,同比增加4326万吨,增长12.3%。

  2017年全国主要港口发运煤炭也大幅度增长,全年主要港口发运煤炭7.27亿吨,比上年增长12.9%。今年1-2月份,全国主要港口发运煤炭1.26亿吨,同比增长10%。

  (五)煤炭库存恢复到正常水平

  据统计快报,今年2月末,全国煤炭企业库存约为6000万吨,同比减少1480万吨,下降19.8%。重点发电企业煤炭库存6468万吨,同比增长15.5%,库存可用天数18天。环渤海五港(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黄骅港、天津港)煤炭库存为1550万吨,环比减少45万吨,与年初基本持平。

  (六)煤炭价格波动趋稳

  动力煤:2016-2017两年国内煤炭价格呈“厂”字形变化态势,价格在2016年下半年快速上涨后,2017年全年基本在一平台波动。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为例,2016年年初(1月6日)指数最低点为371元/吨,7月份之后快速回升,到11月份回升到最高水平607元/吨(11月2日),比年初上升236元,上涨63.6%。2017年以来该指数波动趋稳,虽然进入2018年后市场价格坐了一个“过山车”,但由于大宗电煤价格有长协合同作保障,总体价格仍然稳定,4月11日该价格指数为570元/吨。

  炼焦煤:山西焦肥精煤综合售价由2016年年初的569元/吨,到9月以后大幅上升,年末达1489元/吨,比年初上涨161.7%。2017年以来 “两落两起”,波动趋稳、小幅上升。目前(4月10日)价格为1520元/吨。

  (七)行业效益明显好转

  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利润总额2959.3亿元,同比增长290.5%。 2018年1-2月,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营业务收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利润总额462.6亿元,同比增长19.6%。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负担较重,部分煤炭企业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根本好转。2017年行业亏损面仍有20.6%。

  (八)煤炭固定资产投资由降转升

  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013年起已连续5年下降。2017年煤炭投资完成2648亿元,同比下降12.3%。2018年1-2月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9%。

  (九)世界煤炭市场呈现全面复苏态势

  主要体现在:世界煤炭市场价格上涨;全球煤炭产量由降转升;国际煤炭进出口贸易增长;大型煤矿企业效益好转,利润翻倍增加;煤炭投资和资产购并趋于活跃。

  二、煤炭市场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煤炭市场变化趋势

  去产能两年多来,通过各方的艰苦努力,国发7号文提出的四大工作目标,即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已基本实现,工作成效日益明显,煤炭市场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一是煤炭供需关系的变化(两年来,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得到扭转,供需关系转为基本平衡,但从长远来看,产能过剩供应宽松是长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供应紧张是短暂的、阶段性的、区域性的、结构性的)

  二是煤炭开发布局的变化(煤炭开发重心向晋陕蒙等资源禀赋好、竞争能力强的地区集中。2017年,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的94.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贵州、山东、河南、安徽等8个亿吨级(省区)原煤产量30.6亿吨,占全国产量的86.8%。其中,晋陕蒙三省区煤炭产量占全国的66.82%)

  三是煤炭生产结构的变化(全国煤矿数量大幅减少,大型现代化煤矿已经成为全国煤炭生产主体。2017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7000处以下,同比减少了13.6%。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现代化煤矿达到1200多处,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

  四是煤炭消费格局的变化(由于环保治理要求、能源结构调整、高压输电等变化,东部地区煤炭消费比重将下降,而西部产煤区煤炭就地转化数量加大,消费比重上升)

  五是运输格局的变化(公路长途运输煤炭将减少,铁路运输量将加大,由于东部煤炭消费下降,加上铁路运输线路的建设,蒙华铁路即将建成投运,长期存在的铁路运输瓶颈制约问题将得到缓解,甚至可能出现铁路运能过剩)

  六是企业发展的分化(好的煤炭企业越来越强,困难弱小的煤企经营更加困难,分化严重)

  七是国际煤炭市场的变化(全球煤炭市场将进入缓慢增长的新周期,国际供煤炭应资源比较充裕,进口煤炭将是我国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补充,长期看煤炭进口还将维持较大规模)

  (二)煤炭市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煤炭供需市场周期性的深刻调整。从2011年末煤炭价格下行,供需关系通过市场持续进行调整延续了四年多时间,到2016年年初,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格降到365元/吨,降到这个价格水平上几乎使煤炭企业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也是2016年下半年煤炭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大力去产能。2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明确提出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2016年要求退出煤炭产能2.5亿吨以上,到年底实际完成了2.9亿吨,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组织减量化生产。年度工作日由330个改为276个重新核定煤矿产能(控制产能大约6亿吨),且要求严格按新核定的产能组织生产,不得超能力生产。

  开展“三大专项治理”。开展淘汰落后产能,治理违法违规煤矿,开展国土、环保、能耗等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此外,还有煤炭进口政策。《2017年煤炭去产能实施方案》中提出,要严控劣质煤生产流通和进口使用,认真落实《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严格进口检验标准和程序。

  三、2018年需关注的煤炭相关政策取向

  2018年煤炭政策基本取向:去产能、稳市场、调结构、促转型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煤炭工业一定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围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统筹抓好产能退出、职工安置、资产及债务处置、稳定市场、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

  (一)去产能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8年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并要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力度,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

  3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在答记者问中指出,今年的去产能工作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重点做好“破、调、改、安”四件事。“破”是继续破除无效供给,“调”是要调整优化行业结构,统筹做好化解过剩、保障供给等工作, “改”是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的力度,引导扭亏无望的企业主动退出,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集团。“安”是要做好职工安置和资产债务处置。

  2018煤炭政策基本取向为去产能、稳市场、调结构、促转型

  2018煤炭政策基本取向为去产能、稳市场、调结构、促转型

  (二)稳市场

  一是有序实施煤炭产能置换,促进先进产能释放。

  二是支持煤炭企业与电力、冶金等下游行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推行煤炭购销中长期合同及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

  三是继续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保持煤炭价格处于合理区间。

  四是加强煤炭进口监管,保持煤炭进出口贸易政策基本稳定。

  五是发挥国有大型企业引领市场的关键作用,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三)调结构

  《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优化煤炭生产开发布局,总体布局原则是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煤炭开发进一步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届时14个大型煤炭基地的产量要占全国的95%以上。组建大集团。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和政府支持相结合的原则,推动煤炭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支持优势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大型骨干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市场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建设大煤矿。积极发展先进产能。重点建设露天煤矿、特大型和大型井工煤矿。依托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能高效的大型现代化煤矿。

  2018年2月26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能发规划[2018]22号)。通知指出,要按照减量置换原则,有序发展优质产能,倒逼无效低质产能加快退出,提高煤炭先进产能比重,更多发挥北方地区优质先进产能作用。以神东、陕北、黄陇、新疆等大型煤炭基地为重点,有序核准建设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

  (四)促转型

  主要措施包括:降成本、“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降杠杆、资产债务处置、企业兼并重组等

  梁敦仕称,总之,今年的煤炭相关政策取向,还是要围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的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短期和长期、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科学把握去产能的工作力度和节奏,一方面坚持去产能,另一方面又要统筹推进稳市场、调结构、促发展的各项工作,确保煤炭经济平稳运行。

  以上是关于2018煤炭政策基本取向为去产能、稳市场、调结构、促转型的相关内容,看完后你有所收获吗?我们还整理了更多最新最全面的相关资讯,喜欢的朋友们还可以多了解我们收集的其他相关资讯哦。

投诉侵权

上一页: 辽宁省2009年度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下一页: 共享纸巾公司被代理商追债 共享经济全线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