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保险年终专稿】人身险业在抗“疫”中求稳求变

  编者按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保险行业已经为医务、公安、消防等一线抗击疫情人员理赔近6500人次,累计赔款约2.3亿元。

  当去年这个时刻我们展望2020年人身险业发展时,万万不可能想到一场疫情将突如其来。站在年终岁末回望这一年,人身险业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在积极抗“疫”的同时,业务发展在极其不利的外部因素下实现稳步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人身险公司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8102亿元,同比增长6.8%;原保险赔付支出4968亿元,同比增长4.5%;保险金额1068万亿元,同比增长14.4%。

数据资料

  发挥保险之长 积极抗“疫”

  1月26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业、保险业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保障金融服务顺畅、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强化疫情防控金融支持、做好受困企业金融服务。

  随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向会员单位发出倡议,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以尽心、贴心、暖心、实心的保险服务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向全社会彰显保险业的行业价值和社会责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人身险公司迅速推出了众多抗“疫”举措,启动应急预案、开通24小时客户报案热线、开设理赔绿色通道、扩展保险保障责任、赠送保险保障……

  2月21日,新华保险完成首例新冠肺炎保险责任扩展赔付。该公司湖北客户鲁某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并不幸身故。鲁某生前投保的一份重疾险属于该公司扩展新冠肺炎保险责任的产品。2月21日,该公司收到理赔资料,在1小时内便完成了赔案签批,向客户家属合计赔付保险金6.77万元。

  为全力支持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体现保险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人身险公司几乎都对保险产品进行保险责任扩展,并承诺在丰富保障内容的同时不会上浮费率。截至5月末,共有70余家人身险公司1400余款产品在不加收保费情况下为消费者扩展保险责任。

  “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然而,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最为要紧之时,白衣天使、武警战士、媒体记者……越来越多的“逆行者”投入到这场战役之中。

  为了让每一位逆行者有保险保障,人身险公司发挥所长,免费提供大量专属保险保障。比如,泰康保险集团与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发起疫情防控报道一线记者专项团体保险计划,近700名奋战在疫情防控新闻报道工作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每人获赠一年保额20万元的人身保险。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保险行业已经为医务、公安、消防等一线抗击疫情人员理赔近6500人次,累计赔款约2.3亿元。

  减少疫情影响 积极求变

  积极抗“疫”,也是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疫情的发生,打破了各家人身险公司既定的计划部署,各个销售渠道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2020年1月,上市险企中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速出现罕见下滑。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5家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4153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较2019年1月下降4.5个百分点。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由于早早备战“开门红”,在疫情发生前已经完成了一定规模的既定目标,因此,1月份保费收入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从今年前10个月的数据来看,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保费增速一直处于领跑地位,而淡化“开门红”的太保寿险、平安人寿保费增速受疫情影响较大。

  从全行业数据来看,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在2月份进入谷底,同比大幅下滑16.3%,3月份同比增速由负转正,4月份出现了19.2%的高增速,5至7月份增速也都维持在15%左右,四季度进入备战“开门红”阶段,保费增速再次降至个位数。

  在数据的背后,保险行业的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首先,人们健康保障意识进一步激发,驱动人身险业回归风险保障。“更多的保险公司围绕着国民健康保障需求,在健康管理、诊疗服务、医疗资源整合等百姓需要、政府支持的民生领域投入资源、积极探索。”一位监管人士表示。

  其次,人们商业养老保障需求持续增长,释放人身险业长期资金管理能力。近年来,人身险公司负债久期不断拉长,今年以来趋势更为明显。“前6个月,保障期限6年到20年的普通寿险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实现保费收入7967亿元,同比增长22.3%。这类产品满足了消费者为养老积累长期资金的商业需求,有利于培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市场。”上述监管人士表示。

  另外,客户在线消费习惯基本形成,倒逼保险公司推进科技赋能。今年以来,保险公司为了满足消费者在线购买保险产品、享受保险服务的诉求,积极克服疫情对日常经营的影响,加大科技投入、加速信息化转型。大部分人身险公司二季度已经实现了经营全流程在线化改造,能够满足在线销售、保全、理赔等主要功能。以中国人寿为例,前三季度保全自动审核通过率达99.06%,理赔申请支付时效同比提升9.07%。

  机遇中面临困难 积极应对

  今年,刚刚进入10月份,包括逐步淡化“开门红”概念的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在内,多家人身险公司均提前启动“开门红”。

  开源证券研报认为,人身险公司将业务前置,一方面,意图扭转2020年的保费低迷状态;另一方面,尝试规避因入冬而带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及反复等风险。

  对于2021年人身险业发展情况,开源证券认为,各家上市险企业务诉求强烈,为降低不确定性,提前备战“开门红”;疫情缓解叠加重疾险定义切换,使保障型产品销量可期,新业务价值率有望恢复;队伍规模企稳回升,预计保持微增态势,业务基盘稳定;队伍质态逐渐改善,人均产能上升趋势显现,上述改善叠加将为人身险公司提供充足的发展动能。

  “目前,行业还面临很多困难。”中国人寿总裁苏恒轩在近日举办的中国人寿开放日上坦言,疫情使人们的保障意识增强,从某种意义上有利于推动保险业发展,但疫情也使一批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受到了重创,加之人们心理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加,花钱变得更加谨慎。

  “从中国人寿来看,除了局部地区,我们明显感到2021年一季度的大额保单比过去少了。如何用大量保单取代大额保单是我们要突破的问题。”苏恒轩认为,这给公司业务拓展、队伍扩张、客户获取等方面都提出了新命题,需要不断创新探索。

  就在2020年即将结束时,人身险迎来了政策利好。李克强总理12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人身保险扩面提质稳健发展措施,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具体而言,一要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开发出更多针对大病的保险产品,做好与基本医保等的衔接补充,提高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同时,开发出适合广大老龄群体需要和支付能力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从而扩大覆盖面。二要按照统一规范要求,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并鼓励保险公司提供老龄照护、养老社区等服务。

  蓝图已画好。接下来,如何实现商业保险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有机衔接与同频共振,提升广大保险消费者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促进保险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各家机构一步一个脚印儿走出自己的路。

投诉侵权

上一页: 转发:关于收取九江耗材项目2020年度延标采购服务费的通知

下一页: 上海“长三角航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在中海博开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