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提至40% 年金投资范围扩容

  年金作为养老金第二支柱,近日迎来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容的利好消息。

  2020年12月3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同时还配套印发《关于印发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有关问题政策释义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规,对于促进养老保险第二支柱在新形势下健康规范发展、更好维护年金受益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表示,鼓励并支持社保、保险、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仅从养老金体系方面看,第一支柱养老金投资运营已经全面展开。据统计,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全国已有24个省份启动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金额1.1万亿元,到账9757亿元。此次年金投资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将加快其入市步伐。

  迎扩容:允许投资港股通股票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是职工重要的养老补充,目前我国已覆盖近6600万人。为丰富投资渠道,分散投资风险,此次《通知》首次将年金基金的投资范围扩展至香港市场,允许年金基金通过股票型养老金产品或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

  人社部社保基金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此举不仅考虑了香港金融市场具有相当投资价值,也是年金基金实现全球范围资产配置的初步尝试。《通知》将年金基金投资范围从此前仅限于境内扩大香港市场的同时,还将年金基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限提高了10个百分点至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40%。有机构预计,按现有年金市场规模测算,理论上将为资本市场带来3000亿元增量资金。

  将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适当提高,在业内看来是对年金投资十分利好。提升权益投资比例,使年金既能够长期分享我国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增强其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使得年金组合从此前追求固定收益,转变为更加注重收益、风险和负债的匹配,从而更加向完善的资管机构转型。

  “本次放开港股投资限制对年金投资十分利好,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优质个股是对年金基金投资品种的重要补充。”平安养老险负责人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企业年金将通过配置养老金产品间接参与港股市场投资,有利于投管人构建多样化、更有效的投资组合。

  增产品:鼓励创新促年金市场发展

  从《通知》内容来看,本次新增了国债期货、资产支持证券、同业存单等品种,并将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扩展为债权投资计划(即新增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从未来发展看,新政将利好整体年金基金投资,将国债期货纳入投资范围,可以发展对冲套期保值类产品;将资产证券化类产品优先级纳入投资范围内,扩大标准类资产投资范围,可兼顾品种投资价值和投资风险;优先股从试点变为正式纳入品种,符合年金基金投资属性,年金基金后续可积极参与。

  目前来看,养老金产品已成为年金投资管理的主要工具。首先,自2013年以来,养老金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年金市场产品化投资趋势明显。截至2019年底,年金市场产品数量由2013年底的17只增长到456只,规模也由2013年底的279亿元增长到9054亿元。其次,通过产品化投资,已由调节年金组合层扩大到调节年金计划层面。再次,养老金产品从单一的权益类、固收类产品,发展到资产类别更细分、更具个性化的创新型养老金产品,养老金产品功能已由原来的归集功能扩展为投资工具。

  在业内人士看来,年金投资新政发布后,将为养老金产品市场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投资品种上,将会有更细化的产品创新,如港股养老金产品等;在产品功能上,也将进一步丰富投资工具,从而促进年金市场健康发展。

  防风险:首提“穿透”实行“双限”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通知》在进一步规范年金基金投资行为的同时,首次明确要求嵌套穿透管理,进一步要求年金基金财产投资比例在计划层面和组合层面实行“双限”,防范年金基金合规风险。

  人社部负责人表示,以往穿透监管的要求不够明确,可能出现年金基金所投资金融产品的底层资产超出年金基金可投资范围的情形,发生合规风险。《通知》要求年金基金投资应当按照穿透式管理要求,明确约定投资的底层资产符合年金基金投资范围。

  除此之外,此次新规中实行的“双限”格外引人关注。人社部负责人表示,以往只在组合层面对年金资产的流动性比例以及权益类和非标类投资比例等进行限制,但实践中可能出现年金计划层面通过专门组合投资或是养老金产品直投造成超比例投资情形。为此,此次明确单个计划资产投资于各类型资产的比例须参照投资组合的比例限制进行管理,并首次在文件中明确受托直投组合的定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规范指导,防控计划层投资风险。

投诉侵权

上一页: 转发:关于收取九江耗材项目2020年度延标采购服务费的通知

下一页: 贷款保证保险违规频现 消费者投保需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