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023苏州“环太湖1号公路”马拉松鸣枪开跑,2.5万人在奔跑中欣赏太湖旖旎风光,感受最美吴中山水。环太湖公路全长416.2公里,由苏浙两省四市共建,与太湖自然山水、旅游度假休闲、美丽乡村建设、吴越历史文化深度融合,是江苏省“四好农村路”服务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近日,《交通运输部关于江苏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的验收意见》印发,同意“‘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试点任务通过验收。试点成果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创新性、引领性和示范推广价值,对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意义。
2020年以来,江苏建立权责明晰、科学规范的农村公路责任体系,构建畅通便捷、互联互通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打造融合发展、服务振兴的农村公路品牌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客货并举的农村公路服务体系,健全协同联动、常态长效的农村公路安全体系,实现农村公路与产业、生态、文化进一步协同发展,通行条件和路域环境显著提升,建管养运体系全面建成,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农村公路优良路率达92.58%
“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亲自推动的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江苏省政府成立省“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和省农村公路“路长制”领导小组,制定了“四好农村路”创建考核办法,压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出台实施《江苏省农村公路条例》,首次将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写入地方法规,全面建立覆盖县、乡、村的三级“路长制”体系,为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建立起制度保障。
在实现具备通达条件的建制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的基础上,江苏积极推动农村公路向进村入户倾斜,提升农村公路网覆盖深度和服务水平。目前,江苏已基本实现规划发展村庄及重要产业、旅游、交通节点通达等级公路,乡镇至普通国省道、建制村至县道、自然村至等级公路平均时间分别缩短至20分钟、12分钟、6分钟;全省农村公路基本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农村公路优良路率达92.58%,自动化检测比例突破60%。
出行便利、一卡畅行,城里人周末乘坐公交车前往近郊体验“农家乐”,农村居民也搭公交车进城购物消费,这样的画面在江苏很多城乡之间随处可见。在镇村公交基本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江苏推动城市公交和镇村公交线网融合一体化运营,全省覆盖到村的城乡公交线路总数达到近4000条,63个高质量发展监测县(市、区)中,涉农区和乡镇全部实现公交直达城区。
打造82个县域农村公路品牌
沿连云港市连云区大桅尖路盘山而行,沿途尽赏漫山红叶的枫树湾、清香淡雅的云雾茶庄、法相庄严的法起寺、海天一色的二桅尖、民国风情的连云老街,移步换景、风光无限。今年7月公布的江苏省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名录中,大桅尖路榜上有名。
近年来,江苏深化“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打造了82个县域农村公路品牌,形成了一批“农村公路+”产业、生态、文化等融合发展样板,涌现了溧阳“1号公路”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有力支撑了乡村旅游发展;全域打造美丽农村路,环太湖公路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泰州市兴化千垛美路、连云港市大桅尖路、盐城东台市旅游公路1号线东台段荣获“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称号。
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江苏深入推进农村地区客货邮融合发展,基本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100%,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实现建制村全覆盖。不断下沉的快递物流服务网络,给农村地区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今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农村地区快递揽收量超5.41亿件,同比增长近20%,超过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重点路段安防设施全覆盖
11月6日,在启东市东海镇锦绣西路,数名施工人员正在加紧安装防护栏。伴随着打桩机的轰鸣声,一根根不锈钢立柱被牢固埋设于泥土中,后续工人将安装波形护栏板,为农村公路安全筑起坚固防线。
“以前路边没有任何防护设施,碰上雨天路滑或者天黑视线差,一不小心就会冲出道路,坠入河中。”住在附近的村民刘大爷说,有了防护栏,心里踏实多了。
近年来,江苏交通动态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累计完成桥梁改造1.52万座、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94万公里,通客运班线和接送学生车辆集中的村道、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路段基本实现安全防护设施全覆盖。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公安部门开展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农村公路交通秩序进一步好转,农村地区公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全省数据比例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