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广东基本形成“四位一体”治超体系

“治超办法已将生产经营单位超标准装载并放行超限超载车辆定性为事故隐患,从安全生产视角开展治理工作是对每一位治超人员的要求……”日前,在广东省湛江市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的培训课堂上,宣讲人员正在为当地治超执法人员开展主题宣讲。

今年年初,《广东省道路货物运输超限超载治理办法》(简称《治超办法》)正式实施,将已形成的“治超经验”以立法形式予以明确并推广。广东省治超办组织治超法律法规宣传小组,在各地市进行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执法能力。

广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一、货车通行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治超工作具有链条长、区域跨度大、涉及部门多的特点。近年来,为打击违法超限超载行为,广东各地各有关部门通过创新治超手段、开展联合治超等行之有效的举措,有效遏制了违法超限超载行为。

去年,广东高速公路入口监测超限禁入率达99.45%,普通公路监测超限率1.23%,平均单车超限超载重量连续4年呈下降趋势。截至目前,全省已基本形成了“路面联合精准打击、路面信息化高效管控、高速公路入口拒超、部门合作源头共治”四位一体治超体系。

行业自治引导企业合法经营

治超工作是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的社会治理工作,多部门、多主体齐抓共管的治超模式在广东已成为主流做法,部分地市还创新发挥行业自治在治超工作中的作用,社会治理渠道进一步拓宽。

“我们积极与货物装载源头行业协会联动,发挥行业协会自治优势,引导企业合法经营。”中山市治超办有关人员告诉记者,中山治超办与市水泥制品行业协会加强信息沟通,通过签订行业自律公约、开展企业交叉检查等手段,完善内部处罚规定和通报制度,促进全市超限超载治理效果得到提升。

中山现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26家,部分企业此前长期存在超限超载运输行为。2019年,《中山市预拌混凝土搅拌车运载行为自律守则》出台,26家企业各出2名工作人员,每月抽取工作人员组成自律检查小组开展交叉检查,重点检查混凝土搅拌车超限超载及遗撒情况。若发现有企业存在超限超载运输情况,工作人员每人奖励500元,同时将涉事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通报市住建部门纳入诚信管理。

联合惩戒效果显著。中山市治超执法人员表示,经过长时间行业自律,混凝土运输车辆的违法超限超载、遗撒行为大幅降低。

车脸识别解决遮挡车牌难题

日前,广州市交通运输局上线“慧治超”分析服务,应用人工智能、多源数据融合等技术,形成了超限及非法营运车辆“发现—研判—计划—追踪—稽查”的完整链条,有效辅助现场执法。

记者在广州公路主枢纽指挥中心看到,交通执法人员正在系统大屏上快速检索。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系统可以构建“电子围栏”,通过风险评估模型研判重点车辆,分析车辆时空规律,提前预判重点车辆出现的站点和时段,形成精准的稽查范围推送给执法人员,治超工作实现从实时到预警的转变。

一直以来,超限车辆遮挡号牌逃避治超点位监测是治超工作的难点。广州交通由此着手,在“慧治超”分析服务引入车脸识别技术,利用AI技术全方位扫描全市可疑源头地点进行热力分析,基于车辆轨迹、检测数据等追溯超限车辆装载源头,从而还原了遮挡号牌车辆的“真实身份”。

“慧治超”分析服务上线半个月以来,仅广州市中心五区就精准研判违法车辆线索13条,现场稽查目标车辆11辆,稽查成功率达85%。1月至5月,广东非现场称重超限超载率同比下降64%,路警联合执法超限超载率在30%以上的车辆同比下降33.4%。

接下来,广东将依据《治超办法》,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超限超载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集中攻坚重点难点问题,深化超限超载源头、路面管控和协同监管,加强“两客一危一货”车辆管控,推进农村公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分类管控,从统筹推进、基础保障、技术支撑、督查问效等方面全面发力,确保治超工作取得实效。

投诉侵权

上一页: 关于恢复部分药品挂网采购资格的通知

下一页: 福建攻坚交通重大项目稳预期谋转型惠长远公路水路投资连续四年超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