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看智慧拔节听水运脉动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罗泾集装箱港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浪潮扑面而来,水运行业乘势而上、奋楫争先,积极拥抱新机遇。如今,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日益融入水运的方方面面,中国水运趟出了一条向“新”发力、提“质”前行的康庄大道。

“近年来,水运行业各单位聚焦港口航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港口航道生产运营管理和对外服务智慧化水平,拿出实招硬招真招,涌现出一大批新举措、新典型和新经验,一系列新成效、新模式、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清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水运智慧化转型蹄疾步稳迈向纵深,有力支撑了水运高质量发展和服务交通强国建设。

那么,“智慧”如何与港口、航道、造船等领域深度融合的呢?记者进行了深入走访,带领读者一同感受智慧水运的强劲脉动。

“智”潮涌动 港通四海

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

近日,记者来到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来回穿梭的运输车辆,不远处一台台桥吊起起落落,连续不断从万吨货轮上装卸货物,一派火热景象。

这时,记者定睛一看,这些车辆都是无人车,龙门吊也是无人操作,整个作业场地“空无一人”,一部科幻大片的既视感。若不是作业现场传来的阵阵轰鸣声,记者有种时光交错、穿越未来的不真实感。这样繁忙而有序的一幕,背后有一种力量喷涌而出,那是科技的驱动力,是创新的活力。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科技赋能,虽然采用与传统集装箱码头类似的工艺流程,但智慧零碳码头在很多方面都比传统集装箱码头更节能更高效。”天津港集团科工管理部能源管理经理张昊告诉记者,以一组数据来说,智慧零碳码头比同等岸线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投资减少30%,比同规模传统集装箱码头人员降低60%,集装箱作业倒运环节减少50%,能耗也节约17%,诸多尖端、硬核科技的加持,为港口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慧港口热潮涌,提速发展劲头足。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罗泾集装箱港区,智能闸口、智能理货、智能计划、智能调度等实现了有效协同,让全流程升级焕新;在北部湾港,大型数字化散货中心堆场、铁路智慧调度中心等智慧港口建设全面提速;在武汉阳逻港,实现了基于5G的自动驾驶水平运输车、岸桥远控、轨道吊调度等多个5G应用场景……可以看到,智慧已融入我国港口行业的“毛细血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密码”。

李清介绍说,加快推进智慧港口建设成为当前水运发展的重点领域。一批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推动我国传统港口向智慧绿色港口迭代升级,引领水运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智慧港口跑出数字化转型“加速度”,一些领域已经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重要转变。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智慧港口正逐步成为水运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成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生动注脚。

扬“智”之帆 航通水畅

长江智慧航道武汉创新示范段建设

9月6日,长江航道测绘地理信息时空云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通过引进云计算技术,建立了航道测绘图库一体化生产体系,在武汉示范段实现以生产数据库为核心的编辑、动态更新、数据库同步、缓存切片、分发于一体的生产作业模式。”长江航道测量中心数据管理中心主任向晋祥介绍说,该平台通过加速汇聚与拓展全线航道的二三维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推进航道测绘云端一体化生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了测绘生产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为“畅安优智美”现代化长江航道提供强有力支撑。

在长江,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实现全覆盖,并与京杭运河江苏段、山东段,赣江、信江等互联互通,水系成网、干支联动已初见成效。

在乌江,通过建设智慧通航管理平台等措施,实现乌江船舶过闸“一次申报、全域共享、全线通过”,为船方提供优质的过闸服务。

在湘江,湘江航道全部991个智能航标、7个自动水位站数据已全面接入湖南智慧水运综合监管平台,航道管理养护将更加精准化。

在广东,航道领域深度融合北斗+5G技术,沿海航标遥测遥控设备实现实时、稳定的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为航运安全保驾护航。

在浙江,“浙闸通”2.0融合了物联感知、大数据分析和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构建了智慧过闸服务、智慧过闸调度、船闸智慧监管、船闸智慧维养四大功能模块,全面提升过闸服务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

看今朝,智慧航道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服务功能不断延伸,在生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AI、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航道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航道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进程加快推进。”李清分析说,接下来,智慧航道应通过打造更具实效的公共服务平台,满足社会用户多元化、个性化、智慧化的服务需求,突出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实现上下游产业链全链条一体联动,促进港、航、产、城、船、贸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方式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

云程发轫,行远自迩。智慧航道乘着数字化的东风,踏着转型升级的浪潮,在推动交通水运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破浪前行。

逐梦蓝海 “智”造不息

自航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港航平5”

近年来,我国在造船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23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已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今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继续稳步增长,全球领先。

“数智”赋能,发展“焕新”。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教授张洪朋告诉记者,我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造船领域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应抢抓智能新机遇,加强自主创新,继续培育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智能船舶,乘风破浪,绘就新时代“数智力量”亮丽画卷——

9月19日,全球最大、国内首艘15000立方米舱容双燃料动力耙吸挖泥船“新海鲟”轮在江苏启东交付。该轮安装了国内最先进、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一键疏浚”和“浚驾合一”系统,将首次在国内实现典型工况条件下的“无人疏浚”功能。

8月15日,国内首艘搭载智能船舶系统的海上风电施工平台“港航平5”正式开启海试,该平台凭借先进的智慧船舶系统,可实现对船舶的全面监控与智能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7月8日,全球首艘具备远程遥控、自主航行及科研实训功能的两用智能船舶“新红专”轮交付使用,该船配置了智能航行、智能机舱等系统,智能化程度达到世界前沿水平。

5月19日,国内首艘区域级智能型科考船“香洲云”号交付,该船是国内中小吨位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性的智能型区域级综合科考船,是集智能航行、远程控制、智能集成平台和智能能效为一体的高端智能船舶。

一次次科技创新再攀高峰,一艘艘智能船舶建造如火如荼。记者了解到,通过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究以及智能航运先导应用试点等工作,我国已相继突破船舶感知、决策等智能航行关键核心技术,部分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张洪朋认为,智能化已成为船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船舶智能化不仅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降低了运营成本和能源消耗,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船舶工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稳舵定锚行致远,勇立潮头逐浪高。从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到智能船舶,每一项技术创新都为水运行业注入了新活力,水运发展正由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一体化融合和创新驱动转变,奋力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水运新篇章。

投诉侵权

上一页: 关于确认2023年三级医院评审结果的通知(苏卫医政〔2024〕22号)

下一页: 2017年人均GDP与老龄人口增长均推动宠物产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