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可持续交通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写在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二〇二四)召开之际

在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9月25日,世界宾朋再次如约相会中国首都北京,共同出席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共谋深入推进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大计。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深入推进全球交通合作,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是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中国是积极支持者,更是坚定践行者。

2021年10月14日至16日,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并发布《北京宣言》,描绘了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未来愿景,提出了加强交通合作的行动倡议。

2023年9月25日至26日,还是在北京,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成功举办,中方提出《交通部长在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上的联合行动倡议》(《北京倡议》),得到2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

2024年9月25日至26日,中国交通运输部主办的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再次邀约北京,聚焦推进全球交通合作,以“可持续交通:物流联通世界”为主题,进一步巩固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和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成果。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共享发展是建设美好世界的重要路径。交通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石。以交通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把美好愿景和行动倡议转化为具体实践,需要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面对世界发展大势,中国主动加强国际合作,深入推进与世界互通互联,积极打造全球交通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务实合作,为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力量,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坚持开放联动,深入推进互联互通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是人间正道、光明大道。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互联互通指明了前进方向。11年来,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国际互联互通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今日的中国,“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硬联通”扎实推进,经济共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在前不久召开的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交通再次成为重要议题之一。中非合作论坛非方共同主席国塞内加尔总统法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港口、机场、公路和铁路等方面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喀麦隆民生工程吕—曼金公路、“东非高原生命线”亚吉铁路、尼日利亚首个现代化深水港和最大港口莱基深水港……多年来,中国企业已在非洲各国累计参与新建和改造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基建引领、产业集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非洲大陆焕发出无限生机。

目光转向东南亚,2023年10月17日,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作为印度尼西亚乃至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铁,雅万高铁也是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去的“第一单”。

雅万高铁成为中国与印尼交通领域深入合作的成功典范。该项目建设期间,75%以上的服务和采购来自印尼本地,累计带动当地5.1万人次就业;运营期间,为印尼培养了第一批160余名高铁动车组司机等技术人员。

2021年,中老铁路成功开通运营,老挝从“陆锁国”变成了“陆联国”。今年,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国内31个省份主要城市。

亚欧大陆上,驰骋不息的中欧班列快速发展、量质齐升,已经通达欧洲25个国家200多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运输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全境。从2016年至2023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1702列增加到超1.7万列;年运输货值由80亿美元增长到567亿美元。

西部陆海新通道,从重庆出发,跨越山海,联接世界,有效打通了东南亚、中亚、欧洲乃至拉美和非洲的贸易堵点,实现“中国制造”与全球货物的双向奔赴。从“一条线”到“一张网”,5年来,这条通道跑出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新速度,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种子持续播种。我国“丝路海运”航线通达全球43个国家、117个港口。连云港—霍尔果斯通道、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等国际多式联运持续拓展,国际邮政网络也在稳步扩大。

“空中丝绸之路”也在不断扩容,我国已与105个国家签署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28个国家建立双边适航关系,国际航线通达57个共建国家。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已开通51条国内货运航线、24条国际货运航线,国际货邮吞吐量突破12.9万吨,实现了覆盖亚洲、延伸欧美的航空货运网络。

奔行在铁轨上的列车,驰骋在公路上的汽车,联通各国的空中航班,劈波斩浪的货轮,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

坚持共同发展,大力促进公平普惠

交通运输是重要的民生领域,也是最公平普惠的民生产品。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农村地区、偏远山区出行难问题。如今的中国,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实现。

5年前,一条通村公路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打开了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2023年,阿布洛哈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600元。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生活质量的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交通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致力于不断提升公平性、均衡性、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0万公里,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都通了硬化路、客车、邮政快递。一代代交通人接续奋斗,兑现了“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队”的庄严承诺。

一条条农村公路,串联城市和乡村,成为农民阔步美好生活的幸福路。2014年至2023年,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超250万公里,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四好农村路+特色农业+旅游+文化+生态”等创新发展模式,有效盘活了农村地区资源,成为农民群众致富的新起点,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农村公路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邮政普遍服务惠及千家万户,小小包裹奔赴的不止目的地,还有人们的心里。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设立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村邮站)36.5万处,建成农村客货邮服务站点5万余个,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1.1万余条,客车年代运邮件快件超过2亿件。

俯瞰中国,高速公路覆盖成网,内河航道日益完善、复兴号开行实现31个省份全覆盖,民航航线网络和机场规模不断扩大……地图上割裂的区域被连接、留白被补齐,一张庞大而细密的交通网覆盖神州大地。

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持续加密,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今天,三大城市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5万亿元,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比重已超过40%。

在西部,综合交通网络正在一笔笔添画。西部地区铁路里程已突破6.5万公里,占全国的41%;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12.33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196公里;拉萨机场改扩建项目加速推进……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短板正在补齐,人员、物资、产业加速向西流动。2023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提高至21.5%,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流动中国”有速度更有温度。高质量发展的车厢,装得下公文包,也装得下竹背篓;载得了年轻人,也载得了年迈者。“人享其行”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愿景,为此交通运输部完善无障碍出行设施,为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群体出行均等化服务。目前,全国共有1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通95128电话约车服务,各主要网约车平台在325个城市上线“一键叫车”服务,累计为1500余万老年人出行提供服务超1.6亿单,今年新打造敬老爱老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433条,持续打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品牌线路。“流动中国”的每一段旅程,都将更加温馨、更加美好。

从“进村入户”的农村公路到低票价、站站停的“慢火车”,从推动城市公交加快覆盖到推进适老化无障碍出行环境改造,从加大交通运输执法力度,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到稳定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就业……交通运输改革发展与增进民生福祉同频共振,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创新发展,持续增强发展动能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交通运输是对科技革命最敏感的先导领域之一。世界交通强国的竞争,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

2024年1月26日,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搭载111名旅客,执行第一班春运航班。2024年8月28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同时接收首架C919飞机。从首次完成商业载客飞行,到即将开启多用户运营新阶段,这一年,是C919规模化运营提速的一年,也是实现重大突破的一年。

不只是国产大飞机,2024年1月1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首航。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具备大型邮轮设计建造能力的国家。

“大国重器”亮点纷呈,“大国工程”不胜枚举。时速350公里的中国高铁速度领先世界,已建及在建的自动化码头数量位居世界首位,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相继建成交付。日新月异的基础设施建设,让中国的综合立体交通网规模和质量再上新台阶。中国路、中国桥、中国隧、中国机场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加速的同时,中国交通在突破世界级技术难题上,亦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珠江入海口,伶仃洋上,长桥卧波。作为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世纪工程”深中通道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下了10项“全球之最”,为世界跨海通道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加强重点技术攻关,赋能交通运输发展。在“世界屋脊”破解冻土难题,挑战人类、自然与科技的顶峰。于“八桂大地”,攻坚制约跨流域运河环境低影响建设的难题,通江达海,只争朝夕。

科技的进步,提升了运输服务水平,提高了人民群众出行品质。

2024年,交通运输部将基本实现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全覆盖列入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电子客票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有257家机场实现“无纸化”便捷出行,千万级机场旅客无纸化出行能力达100%。千万级机场开通旅客“易安检”服务,平均过检时间较普通安检时间缩减44.7%。

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度融合,为中国交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多元的发展模式。

在今年的第十六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国内外交通头部企业踊跃参与,展示了最新的交通技术、装备和服务。

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入交通运输的方方面面,刷脸进站、无人快递车、网约车等为乘客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北斗导航、智能路网、车路协同等技术助力城市交通提速提质;危货电子运单管理,切实增强危化品物流安全韧性;电子航道图,有效提升船舶通行效率;区块链电子放货平台,大幅节约进口企业及其货代的操作时间和成本。

坚持生态优先,推动实现绿色发展

交通更环保、出行更低碳,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路上,美丽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处处可见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湖北宜昌,峡江两岸,山水如画。碧绿的江面上,时而卷起雪白的浪花,一艘船舶擦肩而过,却听不见轰鸣的马达声。作为目前全世界动力最大的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每年可减少使用燃油530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1660吨。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环保型交通装备及成套技术装备。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工具装备低碳清洁转型。2023年,长江经济带相关省市完成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3326艘,长江经济带、渤海湾客(货)滚装船舶岸电使用量分别超过1亿千瓦时和150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4%和200%;铁路电化率达75.2%;年旅客吞吐量超过5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替代设施“应装尽装、应用尽用”。

与此同时,淘汰高排放柴油货车、老旧运输船舶,改造船舶生活污水设施,绿化铁路、公路、航道沿线等工作也在同步开展、持续推进。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的又一大亮点。从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物流配送、邮政快递,到机场、铁路货场、重点港口,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的逐步扩大,为我国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和新能源巡游出租汽车占比分别为81.9%和30.7%,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过程中,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同步拓展。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充电桩总量达到1024.4万台,同比增长54%。目前,全国95%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配建了充电设施,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省份已将充电设施布局至所有乡镇。

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多式联运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成为重要一招。

2024年8月21日11时35分,X8017次全程时刻中欧班列从湖北武汉,开往北欧国家挪威。铁海联运的方式比全程海运压缩了23天,综合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宁波舟山港创新多式联运“一单制”,实现海铁联运“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票结算”,有效减少冗余环节,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

不仅是多式联运,物流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改造、快递包装的绿色转型、穿梭于大街小巷的无人快递车等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绿色转型思路,提高了快递物流业的整体环保水平。

交通绿色低碳转型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同样需要我们携手奋进。一条条安全舒适的城市慢行绿道擘画成真,一座座便捷有序的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拔地而起,骑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已成为许多人的出行首选,绿色出行已然成为时代风尚。

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完善全球治理

金秋9月,各国宾朋再度相聚北京,为全球交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从2022年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在北京揭牌,到2023年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参与引领全球交通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上,始终彰显着大国担当。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开放融通势不可挡,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交通治理为中国交通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中国的倡议掷地有声。从中国—中亚交通部长第一次会议、第22次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等部长级会议、2023年中国航海日活动、2023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到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互联互通高级别论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交通部长第十次会议、首届上合组织国际交通论坛,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合作持续走深走实。

加强多双边交通合作。近年来,中国在交通可持续发展领域与有关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强互信合作并取得积极进展。中非交通运输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中巴、中缅、中老经济走廊交通合作沟通协调持续推进。

深度参与全球交通治理。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交通治理,提出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我国连续多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IMO)A类理事国,推动国际海事组织(IMO)出台《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参与国际海事组织(IMO)、万国邮政联盟、铁路合作组织、联合国亚太经社会(UNESCAP)、联合国欧经委(UNECE)等框架下国际会议以及公约、技术规则制修订。

交通天下,美美与共。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愿同世界各国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让可持续交通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赋能。

投诉侵权

上一页: 公示十六省(区)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已挂网同厂家同通用名同剂型不同规格(含同规格不同包装)药品暂停交易目录

下一页: 2017年人均GDP与老龄人口增长均推动宠物产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