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中外专家齐聚武汉研讨中国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破解之道

我国建筑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行业主管领导与400多名全国各省份主要建筑企业的负责人4日齐聚武汉,在中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峰会上共同研讨中国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破解之道。


中外专家齐聚武汉研讨中国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破解之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在会上指出,我国是建造大国,我国建筑业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在“一带一路”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产品性能欠佳、资源浪费巨大、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在工程建造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建造,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吴慧娟也认为,应大力推动建筑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加快传统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节能技术等融合,以创新带动产业转型,推进产业现代化。


会上,来自韩国象牙管理咨询公司的建筑管理专家金裕吉以核心技能及信息化为例,讲解了韩国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创新探索。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蔡金发介绍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推进建筑业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与会建筑企业负责人还分享了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创新经验,并来到武汉人工智能科技园、中建三局万科金域项目等建设工地,实地观摩研讨了“一体化施工”“两图融合”“大工序穿插”等智能化建筑技术方案。


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全面开工建设剧院对标世界一流标准


记者今天(12月5日)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已于10月底正式开工。作为北京新地标,整个项目计划于2020年4月底实现主体工程开工,2021年底前实现外立面亮相,2022年12月底完成工程竣工验收,未来将满足市民文化休闲需求。


副中心图书馆将设非遗馆


该项目位于城市绿心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闲组团,与行政办公区隔大运河相望,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可将文化体验与市民生活紧密结合,成为集文化体验、共享交流、演艺演出、展览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活力组团。


中外专家齐聚武汉研讨中国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破解之道


其中,城市副中心图书馆是坐落于六环公园边的“书山智库”,又名“森林书苑”,集知识传播、城市智库、学习共享等功能于一体,其设计理念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赤印”,屋顶的树状建筑结构宛如森林伞盖,以银杏树叶片为灵感来源,体现出图书馆传承知识、传播文化的功能定位。图书馆既是阅读场所,更是极具亲和力的公共开放空间,图书阅览与森林景观融为一体,向读者提供更加舒适、优美的学习环境,进一步增进图书阅览的人文体验。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设有古籍文献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架阅览区、智慧书库、报告厅等功能分区。


剧院设计对标世界一流标准


城市副中心剧院是位于大运河畔的“艺术宫殿”,又名“文化粮仓”,集演艺演出、艺术创作、艺术教育、现场体验等功能于一体,其设计理念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对标世界级一流剧院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将满足各类世界级演出要求,从而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视野和感官体验。建筑面积约12.53万平方米,剧院包括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院三个表演艺术的“文化容器”,分别设有座位1800个、1600个和1000个。


首都博物馆(东馆)是镶嵌在城市森海中的“古韵风帆”,又名“运河之舟”,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其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以运河为线索,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南侧形似巨帆,高高扬起;北侧形如船只,坚实厚重,描绘出一副运河图景。博物馆建筑面积约为9.7万平方米,项目注重公共服务职能,扩大开放区域比例,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本体与参观者的融合度和参与度,不断丰富参观者的游览体验。


预留M101和M104地铁换乘站位置


据北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大建筑共享配套设施是集交通功能、配套服务、能源保障于一体的综合设施,总建筑规模约30万平方米,主要包含共享停车、游客服务、餐饮、文化艺术培训、展览展示、文化创意、亲子娱乐与体育健身等功能配套,并可直接进入轨道交通车站。“M101和M104两条地铁线的换乘站将途经城市绿心,此外这里还配备了20万平方米的商业设施和9.2万平方米的配套停车库,也将满足市民的需求。”


三大建筑设计方案经过国际征集,并由专家评选确认,体现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建设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其中,三大建筑与共享配套设施采用一体化设计,保证了地上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地上地下空间无缝衔接、便捷连通,兼顾了实用性和便捷性。项目整体采用简约现代的建筑风格,突出高低错落的空间形态,整体风貌协调统一;项目采用明度高、艳度低的色彩搭配,塑造天光云影、水天一色的色彩意向,充分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预计2022年底完成工程竣工验收


三大建筑造型独特、结构复杂,构件加工与施工安装难度空前。其中剧院项目外立面为异形薄铝单板幕墙结构;图书馆项目从地面到屋顶为通高14米-21米高大定制玻璃幕墙,屋顶每片“银杏叶”为角度不同、形象不同的树冠分层结构;博物馆项目主楼外立面两侧为斜拉索结构,市民共享大厅为大跨度造型钢木结构。


中外专家齐聚武汉研讨中国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破解之道


项目已于2019年10月底实现土护降开工,目前正在进行止水帷幕施工,止水帷幕采用TRD和SMC两种工艺施工作业,全长2135米,深度达48-55米,在北京市尚属首例。


整个项目计划于2020年4月底实现主体工程开工,2021年底前实现外立面亮相,2022年12月底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并交付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布展。


据悉,三大建筑所在地“城市绿心”今年年底计划完成大型种植8000亩,明年年底实现开园。

投诉侵权

上一页: 辽宁省2009年度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下一页: 2021年保险业:监管继续补短板 人身险业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