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严控校园贷 堵“偏门”后期待开“正门”

  《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已一个月。《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要求,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通知》下发之后,各互联网平台和金融机构有何改变?

  4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志愿者,针对现在市场上运作的18款互联网消费贷款产品进行借款测试。在测试的18款产品中,包括北银消金、招联消金、微众银行等5家持牌金融机构。

  从测试结果来看,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对大学生借款审批趋严,有的持牌机构达到“一刀切”的地步,18家平台最终能成功借到款者寥寥无几。

  测试中,同样“直接拒绝”的还有今日头条、百度、携程、拉卡拉、分期乐等,基本上在授信阶段,就直接拒绝了学生的借款申请。有学生表示,大多数借款平台的拒绝理由是“借款人不符合申请资质”,其中,度小满金融的“有钱花”,其拒绝贷款的界面显示,“受国家监管要求,度小满不向学生提供借款服务。”

  另外,4名测试学生之前已有一些互联网消费贷款额度的,仍能正常消费。

  “在做这次评测时,感受最深的是各家平台‘求生欲望’特别强烈,不但5家持牌的金融机构坚决撤退,其他还在对大学生放贷的平台也是寥寥无几。”此次测评组织者、派财经创始人凌冲说,“这其中最主要原因除了监管新规,还有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

  事实上,《通知》中也提到,为了满足大学生合理消费信贷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创业等金融产品。但持牌机构为何对校园贷慎之又慎?

  一位消费金融从业者表示,只要有途径识别出该用户为大学生,正常来说都会拒绝。而不愿做学生客群的考量中,舆论风险占很大的比重。

  苏宁金融研究院黄大智直言,对学生信贷的审慎,主要源于校园贷的社会负面效应太大了。“如果真的出事了,对于舆论风险和监管风险,公司都无法控制,影响太大了。因此,很多金融机构宁可不做,把风控卡在23岁,屏蔽大多数学生用户。”

  据凌冲介绍,“卡年龄”是机构筛选大学生用户的主要手段,但仅通过年龄或者定位这些维度,还不能准确判断借款人的学生身份。“在校园贷的严管之下,机构面临两难,给大学生群体放贷,监管风险、舆论风险大;直接卡年龄又意味着要放弃一部分用户。”

  除了前述的舆情压力、风控难点外,严控风险下的成本高也是重要原因。“大学生一般都是小额借款,这一套流程走下来,费时又费力,还不讨好。”一位从业者说。

  此前,一些宣传诱导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通知》意在尽快规范整顿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乱象,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多位从业者表示,大学生群体不该成为金融机构眼中的“烫手山药”,他们的合理信贷需求还是应该重视和满足。上述参加测评的一位志愿者学生说:“我们处于一个对世界好奇、对什么新鲜事都想尝试的阶段,花费肯定要比以前多一些,有超前消费是可以理解的。”还有学生表示:“可以给我们限制额度,比如500元,1000元……”

  事实上,各方也意识到对于大学生合理的消费金融需求,应当得到满足。《通知》在答记者问中明确,要开“正门”:各高校要配合银行业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发手续便捷、利率合理、风险可控的高校助学、培训、创业等金融产品。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规范和健全校园金融市场,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应以科学的态度、合适的方式满足大学生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管理部门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坚决遏制违规借贷行为无序蔓延,将“偏门”堵严、堵实;另一方面要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推动金融机构为大学生提供服务,将“正门”开大、守好。

  凌冲说:“如果‘正门’走不通,大学生合理的刚需无法满足,就会给捞‘偏门’者以可乘之机。杜绝不正规的校园贷,除监管、学校、机构努力外,在校大学生们也应树立科学、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切实保护自身的消费权益。”

投诉侵权

上一页: 转发:关于收取九江耗材项目2020年度延标采购服务费的通知

下一页: 生态环境部发布固体废物信息化管理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