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港口高质量发展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发展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安全是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二者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是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争创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

一体化整合以来,山东港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安全工作部署,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推进本质安全成果研究应用,深化应急队伍机制改革,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安稳定。

今年6月是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全集团上下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部署要求上来,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拿出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红线。

树牢一个理念,持续加强安全体系建设。把握安全与发展“1”和“0”的辩证关系,全面防治结合、履职尽责。建设“大安全”管理体系。事故教训告诫我们,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要建立起涵盖全领域、全员、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的“大安全”管控体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尽最大能力延长安全形势平稳期。

建设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将信用体系建设作为落实主体责任、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对着职责清单干、照着标准要求抓,同时发挥好安全生产信用状况“高压线”和“敲门砖”的作用,鼓励信用等级高、体系健全的单位承担更多港口建设发展任务,对安全信用等级差、存在严重安全风险隐患的单位,实施禁限入措施。

建设特色安全文化体系。对安全事故每一次的放纵、姑息和迁就,每一次的搪塞和遮掩,就是为下一次重大事故开绿灯、就是为犯罪开路条,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安全生产“一票否决”;一些重特大事故的诱因往往都是很小的因素,要关注细节、关注“小事”,注重以小见大、抓小防大,持续涵养“绷紧弦、瞪起眼、狠下心、下死手”港口特色安全文化。

聚焦两个根本,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立足从根本上消除隐患、解决问题,将本质安全作为平安港口建设的目标和着力点。坚持“管安全就是管风险”。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灾难和恶劣影响的重点管控上,瞄准不受控、不托底的重大风险,并将其作为本质安全创新成果的攻关方向,把握“减人就是减风险”这个核心内涵,深入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做到有人的地方必须安全、安全的地方才能有人。

坚持“经验共享、风险共防”。充分发挥港口一体化整合优势,强化信息共享,切实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定期评估此前痛下决心制定的措施是否依然有效,评估当前作业环境下发生事故的条件是否依然存在,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不说大话、不看笑话”。

坚持典型成果“应推尽推、能推快推”。在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上,一定要舍得投入,对于经过论证的成果要加快推广复制,确保快落地、快见效、快起作用,切不可拖到明天,要用今天的“小暂停”避免明天的“大暂停”。

用好三支队伍,持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作用发挥,是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关键一招,不仅要配齐配足,而且要配好配强。

安全管理队伍是基础。安全管理人员不仅要“专职”还要“专业”,着力构建以注册安全工程师为主体的安全管理队伍,立足责权利相匹配,从“选、培、用、管”多维度发力,提高其履职待遇保障,全力做到“两个优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任用有安全管理经验的干部,优先研究直接从事基层生产组织和现场管理的干部充实安全生产管理队伍),让安全管理人员干有目标、干有底气、干有奔头。

安全专家队伍是支撑。充分发挥已退休、离岗待退休老港口、老码头经验优势,分专业成立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常态化开展现场检查和重点课题调研,定量定性评价安全管理现状,要健全选聘机制、强化服务保障,切实建好用好这支“带不走”的专家队伍。

应急救援队伍是保障。多年安全管理实践告诫我们,不能把安全管理建立在永远不会发生事故的基础之上,必须建强用好这支守护安全管理防线的铁军队伍。山东港口集团在全国沿海港口率先成立省级港口集团应急救援中心,创新实施“提级管控、双重管理,以港口管理为主”模式,对全港应急队伍实现统抓统管;在重大社会救援任务面前,不讲条件、不计成本、勇挑重担,检验港口应急队伍实战能力的同时,彰显国企社会担当。

投诉侵权

上一页: 关于恢复部分药品挂网采购资格的通知

下一页: 青岛港启动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