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为了雪域高原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亲相爱,犹如茶和盐巴;各族团结,犹如茶和盐巴。”从1994年中央组织援藏30年以来,一批批交通干部带着茶和盐巴的深情,把传承弘扬“两路”精神作为援藏工作的力量源泉,在雪域高原献青春、洒汗水。

西藏现代交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全国交通运输援藏的历史。沿着109国道青藏公路一路走来,采访团遇到了几位援藏交通干部,倾听了他们援藏的心声与故事。

一生难忘,带领80多人徒步翻越嘎隆拉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国文明道班”“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在一间摆满奖牌的荣誉室里,青藏公路事业发展和应急保障中心党委书记高永利依然清晰地记得,30年前,养护109国道青藏公路的英雄集体如何深深打动了他的心。

“1995年,时任交通部部长黄镇东、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杨传堂到这来检查青藏公路桥梁管理系统。这个是我,正在汇报工作。”他指着墙上一张老照片说。1995年至1998年参加第一批援藏工作,2004年至2007年参加第四批援藏工作,然后就一直留在了雪域高原,高永利深度参与过墨脱公路的修建,从青丝到白发,见证了西藏交通的跨越发展。

高永利此前在中交二公局的江苏高速公路项目工作,第一次援藏结束后回去,一个月里梦见的全是高原的蓝天白云、壮阔山河。“西藏交通发展与东南沿海差距那么大。作为一名交通人,作为一个专业技术干部,这里有我施展才能的空间。”他说。

参与墨脱公路建设的一幕幕,依然清晰烙印在他的脑海。2008年,墨脱公路一期工程开工。高永利挂职副县长,分管交通,协助建设指挥部开展前期工作,同时做好定点扶贫。这期间,他曾经4次徒步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嘎隆拉雪山。

公路通车之前,每年11月到来年五六月,嘎隆拉山都处于大雪封山状态,墨脱就像“高原孤岛”。2008年2月底,一部分学生要出来上学,一部分干部职工要利用休假时间回老家看父母、小孩,因为封山急得不得了,大概有80多人。2月底,墨脱县委、县政府给林芝地委、行署打了专门报告,批准了以后,由高永利带着这80多人翻山出来,还派了两个通讯员跟着。

按照惯例,必须后半夜翻山,一是防止雪崩,因为晚上12点后气温下降,雪面冻成硬壳,不容易发生雪崩;一是防止雪盲,因为白天阳光从雪上反射到人身上,眼睛容易雪盲,皮肤容易灼伤。

高永利回忆,路上都是齐腰深的雪。一家两层楼的小饭馆,一楼被雪堆满了。翻山前,脚上先穿一层袜子,然后套两层塑料袋,再穿一层袜子,再套两层塑料袋,再穿一层袜子,最后穿上黄胶鞋、打好绑腿。这样做一是为了保暖,一是不让冰雪浸入。曾有人翻山后等脚暖和了,才发现脚趾头冻掉了。

80多人成一行纵队,踩着前面向导在雪地上留下的脚窝走,稍微偏一点都可能是万丈深渊;不能大声说话,怕扰动积雪产生雪崩。上到了山口以后,向导带上一部分人,弄出一个槽子来,直接就往下溜。但这非常危险,以前有人没有溜好,撞到大石头,粉碎性骨折。

“没办法,人家就把我往那槽子一推,那个时候感觉就是听天由命了。也不知道滑了多远,黑咕隆咚,风又大雪又大,啥也看不见,闭着眼睛滑。”高永利说,“溜到了第二个平台,向导又要溜下去。我说坚决不能这样,没有经验、没有技术的人溜出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一行人徒步下山。累得不行,想坐下来,通讯员说不能停,随时都可能有雪崩,必须抓紧时间在天亮前走出山沟。

“后来我实在不行了,看见一块大石头就一屁股坐下去。聊几句天,就听到后面山谷的轰隆声。很庆幸,我们躲过了一次雪崩。再后来,终于看到几个人围着烤火。通讯员拿出一瓶冻成冰的绿茶烤化后递过来说,‘县长,你先喝一口’。”

“墨脱的人非常淳朴,非常善良。一心盼公路通,一心想交通发展。每次给大家讲到这一段,我真的是情不自禁想哭。翻山的经历,一辈子都不会忘。”高永利说。

2013年,117公里的墨脱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墨脱作为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县的历史。墨脱人民从此告别了爬天梯、滑溜索、人背马驮的时代,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以茶叶为例,墨脱茶园面积从2012年的90亩增加到2024年的1.9万亩。高原孤岛成为美丽边城。

此后,高永利还做过项目管理、质量监督、技术评审等工作,如今又回到他第一次进藏的109国道上,在党建与专业技术工作深度融合的领域继续探索,“这大有可为!”

牵线搭桥,前期审批流程“高转速”

1954年之前西藏没有一公里现代意义上的公路,到1994年,也仅有2.18万公里公路。中央组织援藏30年来,西藏交通运输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跨越式发展、全方位进步,实现了由“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转变。截至目前,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33万公里,较1994年年底增长4.65倍,预计2025年年底达到13万公里。其中,一级及以上公路通车里程由2012年年底的38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196公里。这些成绩与中央投资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今年上半年,西藏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6.5%,其中,道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38.8%。中央单位第十批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副处长刘海涛介绍,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援藏干部发挥优势,组建前期工作专班等,围绕服务经济发展、民生实事的重点项目,主动跑办、反复沟通,持续协调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公路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基础司等相关部门,加快推进项目审批。重点项目审批时效大幅提升,“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成效显著,6个项目纳入规划。

“从综合部门到业务部门,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从比较宏观层面到最微观层面,援藏两年多来,收获了很多。”刘海涛说,交通人是开路先锋,能去许多人到不了的地方,可以深入细枝末梢第一线。他去过西藏许多地方,把最基层或者最艰苦地区的现状、需求反馈回去,搭起一座座沟通的桥梁。

交通是西藏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最强的领域。刘海涛说:“10多年前来过西藏,那时拉萨至贡嘎机场高等级公路还没通,交通很不便捷。现在基本上到哪都没有问题。原来有些地方必须坐越野车去,现在坐个轿车可以开到珠峰脚下,这都是因为交通发展。依托综合交通网,快递的本地仓搞得很好,买东西‘当日达’和‘次日达’在拉萨都可以实现。”

用心用情,“四好农村路”振兴乡村

凌晨一点、凌晨三点,最晚的一次凌晨五点半……这是中央单位第十批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农村公路处副处长周亮的加班时刻表。

“投入感情去听需求和声音,花心思去想如何破解,然后用行动、方法去落实到位。”周亮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主要负责“四好农村路”、乡村振兴等工作,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今年1月22日,为了推动那曲市赤多乡的一个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周亮带着所有参建单位的代表去项目现场。

海拔4100米,零下27摄氏度。“我就跟他们说,所有人,全都在这,穿着你们现在的衣服下车,现场把这个事情解决好!”周亮说,没有路,高压线设备拉不过去。先通路,才能通电。这几个相关单位的代表平时都在拉萨的办公室里,老百姓等了4年,只能靠白天太阳能储能发电。“说实话,当时冻得两腿真的是一动不动。但能够推动解决问题,心里是暖的。”周亮说。

据悉,自2014年以来,西藏累计安排农村公路建设项目5805个,新改建农村公路5.87万公里。到2023年年底,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3万公里。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中,累计吸纳农牧民群众就业7.5万余人次,创收21亿元。

周亮说,现在援藏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已经很好了,但是在西藏农村还有一些低收入群体,他思考最多的是“四好农村路”如何造福农村、农业、农民。

周亮有很多农民朋友。下乡时见到一个16岁的孩子,因为营养不良看起来只有12岁的样子,他留下联系方式,让她有困难就给自己打电话,并常常拜托乡长慰问这家人。

今年5月,厅领导设想培育高海拔地区第一支异地搬迁农牧民施工队,通过项目建设教授农牧民技能。周亮近期做了一个回访,已经有13名掌握技能的农牧民自己出去就业了,一天可以挣200多元。

“努力是有成效的,是看得见的。”采访结束后已是晚上9点,周亮又返回办公室加班了。

组团援藏,数字交通迈入“快车道”

“我们谋划了西藏交通信息化建设的‘路线图’。来了之后,围绕信息资源集约安全、业务管理在线协同、运输服务智慧便民、发展环境创新高效发展目标,制定《推进西藏数字交通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了‘五个一’数字架构,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一个平台和一个中心。”在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行指挥中心,中央单位第十批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通信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军向记者展示了西藏数字交通建设新成果。

记者在大屏幕上看到,重点路段实时监控视频、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情况、智慧交通综合信息数据等一目了然。

李军介绍,为充分对接交通运输部信息化建设资源,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与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西藏数字交通建设工作专班,选派12人到西藏驻场办公,开启数字交通“组团式”援藏新模式,携手推进数字交通项目实施,构建长期可持续的援建模式。双方按照“五个一”——智慧服务“一平台”、数据资源“一中心”、决策支持“一大脑”、信息通信“一张网”、地理信息“一套图”的总体架构,推进智慧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交通运输数据资源整合与应用、公路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等系统建设。

记者了解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已初步建成,有效汇集16个信息系统、757项数据资源、5亿余条数据,实现厅属系统数据应接尽接;完成230台公交刷卡终端设备安装改造工作并实现“交通联合一路通”小程序二维码乘车,全区7市(地)实现与全国33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西藏智慧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将实现公路“建、管、养、运、服”各类业务流程的统一管理以及自治区、市(地)、县(区)三级协同管理。

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李军举例说,那曲市交通运输局最近开始运行智慧服务“一平台”系统,所有数据可以在系统直接上报。原来只能通过邮件或者传真,此举也为行业管理提供了便利。“以前很多数据都查不到。大家把数据都录进来之后,能够通过系统看到全区交通运行全貌。这有利于提升行业各业务融合应用和协同运行,为西藏交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奠定基础,助力西藏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投诉侵权

上一页: 关于恢复部分药品挂网采购资格的通知

下一页: 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研制特色实验室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