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八百吨钢桁梁精准就位

习习微风轻拂,长江江面泛起层层涟漪。5月29日,随着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最后一节钢桁梁——合龙段钢桁梁顺利吊装到位,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的钢桁梁吊装工作全部完成,为6月上旬实现全桥贯通奠定基础。

常泰长江大桥全长10公里,连接江苏常州、泰州两市,位于泰州长江大桥与江阴长江大桥之间,是长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三种方式于一体的过江通道,也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项目。大桥预计2025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对完善区域路网布局、促进扬子江城市群协调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常泰长江大桥共有91个吊装节段,平均重量为1500吨,最重的达到1865.5吨。大桥主航道桥为双主桁结构,钢桁梁纵向呈“N”字形,梁高15.5米,中心间距为35米,标准节间长14米。

“这次吊装的合龙段钢桁梁长14米,宽35米,重约800吨。在大节段钢桁梁吊装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1台2500吨的大型浮吊和现场‘量身定制’的4台各约1800吨的双主桁架梁桥面起重机。”中交二航局常泰长江大桥项目部工段长赖鑫介绍,4台桥面吊机有效保证了吊装的安全性和精准度。

为提高施工效率,项目团队采用了大节段钢桁梁整体制造架设工艺,提高焊接质量,降低高空作业风险;设计增加了上游铁路侧斜拉索索力,上下游侧斜拉索标准抗拉强度分别达到了2100兆帕和2000兆帕,解决铁路和公路荷载非对称的问题。

在现场监控室内,工作人员通过主塔施工数字孪生平台监测现场情况,做到施工情况可测、可视、可控,确保施工安全。

“现场应用了新型斜拉索塔端挂设和梁端连续牵引安装设备与工艺,采用了全过程几何控制法及高精度监测技术,建立了基于BIM的斜拉桥施工数字孪生平台,搭建了云端无线采集系统,确保大节段钢桁梁吊装施工过程始终处于稳定可控状态。”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常泰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现场指挥长李镇说。

作为大桥建设的保障单位,常州海事局完成了大桥钢桁梁吊装作业期间所有的水上交通组织和安全保障任务,实现了水上施工与船舶通航“双安全、两不误”的目标。

投诉侵权

上一页: 关于恢复部分药品挂网采购资格的通知

下一页: 北京七大火车站亮出“迎宾门”疏运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