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北京七大火车站亮出“迎宾门”疏运更便捷

晴朗夏日,从长安街望向北京站,视野开阔、环境整洁,虽隔着一条北京站街,但人们的目光无遮无挡,直抵老北京站,恢宏庄重的气势令人震撼。

过去一年,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优化重点火车站交通接驳流线和周边设施空间布局,加快推进火车站地区优化提升工作,提高精细化治理和服务能力,更好满足群众安全、快捷、便利、舒适出行需求。

以北京站为代表的北京七大火车站,根据各站区特点施策,同步开展环境治理、交通一体化提升,全力打造赏心悦目的“城市会客厅”,让到京旅客出站见景、顺畅出行,切实感受到首都的魅力。

美颜瘦身 打造标杆

北京站是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站”,牵系着无数人对首都的第一印象。然而,由于建站年代久远,配套枢纽设施落后,站前环境日趋复杂,“迎宾门”的形象打了折扣。

2023年,在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指挥下,一场“形象保卫战”在北京站区域打响,老北京站逐渐亮出“底色”。

“过去,北京站广场外侧,立着一道两米高的围挡,挡在旅客面前。”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北京站地区管理办公室主任顾广强一抬手,指向眼前更为透视、与北京站建筑风格更协调的金色护栏,通过拆“墙”透景,旅客出站一眼就能望到长安街。

北京站广场正前方,两千多平方米的出租汽车调度站也“搬家”了,让站前人车混杂的场面成为历史。不久前,调度站旧址的沥青路面也被换成广场统一的灰色地砖,视觉上更协调。同时,广场西侧存在多年的杂物库房、足浴店、小餐馆已完成腾退,不见了踪影。广场东、西两处临时售票厅拆除,改建并启用室内售票厅。地铁站口120米导流围栏撤除,旅客不必再排长队进站。今年“五一”假期前,北京站进站口外接出来的红色罩棚拆除,老站房栗红色大门也亮出来……

“通过系列措施,北京站共释放站区空间3900平方米,‘城市会客厅’更加宽敞明亮,城市景观见新见美、和谐统一,吸引了很多品牌文化活动在站前举办。”顾广强说。对此,不少北京站乘客感慨,北京站变化很大,干净整洁,更敞亮了。

出站见景 释放活力

在绿植、鲜花装扮下,一座座新老火车站焕发勃勃生机,成为旅客镜头里的打卡点。

从清河站东广场上扶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花箱,各色花卉赏心悦目。“五一”假期前,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清河站地区管理办公室为东广场20个花箱更换上万寿菊、蓝鼠尾草等时令花卉,让过往旅客感受蓝紫色的浪漫气息。

站区西侧,高铁出站口附近下沉广场也有了新景象,清河站地区管理办公室近期更新了花池土壤,精心栽植上红艳的月季花,并对进站广场绿地开展缺株补植、杂草清除、整形修剪,共实施绿化426.75平方米。

从清河站西广场往北走,清风拂面,草木欣荣,站北约1.6万平方米绿地呈现在眼前。过去,这里被铁皮围挡与市民旅客隔绝开,站区的绿色“断了线”。今年4月初,经清河站地区管理办公室与多方协调,终于将围挡打开,又新种上波斯菊、百日草、硫华菊等丰富种类植被,随着6月花期到来,这里将变成一片多彩花海。

“一出火车站,看见绿草蓝天,赏心悦目。”走出丰台站,山西旅客刘军举起手机,拍下了茵茵绿草相伴的丰台站。今年春天,丰台站地区管理办公室针对站区东南出站口连廊附近的黄土裸露、绿化稀疏、植物干枯等问题,迅速制定补植方案,科学选购灌木品种,组织人员补种,顺利将“斑秃荒漠”区域成功“抢救”,为站区增添了“绿能量”,进一步释放站区活力。

北京朝阳站东广场也焕然一新——增设LED灯与装饰照明设备,修建绿篱、行人座椅、景观小品,种植草坪及月季等各式花卉……

优化疏堵 出行提速

首都迎宾门,不仅要靓、还要顺畅,让旅客走得快、走得好。

北京站位于首都核心区,临近长安街、东二环,车站周边的北京站东街、北京站西街,不仅为铁路旅客接驳服务,还有大量社会车辆经过。过去,受出租汽车调度站、地面停车场车辆交织等因素影响,站前路段成为拥堵节点。

对此,北京站在打造标杆站区过程中,把疏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首先,场站功能“洗牌”,消除冲突——原西侧地面停车场腾退,社会车辆改去东侧停车楼停车。腾出地方后,西侧停车场改为出租汽车调度站。“相比社会车辆,出租汽车运营管理较为高效有序,消除了该区域的车流无序、交织乱象。”顾广强介绍。调度站“搬家”后,恢复市政道路538平方米,车站正前方空间不挤了,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北京站地区管理办公室又联合交管部门,对道路流线进行“小手术”,进一步缓解周边交通压力。

统筹盘点站区空间资源,科学规划场站功能布局,北京站西侧停车场改建为出租汽车调度站后,停车功能整合到北京站东侧,一处拥有三层楼的地下停车场完成蜕变,共为旅客提供四五百个车位。声控节能照明设备可为旅客“引路”,新风系统为车主带来新鲜空气,明晰的指路标识让旅客不会迷路,智慧泊车系统快速引导车辆进入空闲车位,另外还引入两处租车服务网点。最重要的是,地下停车场加装了电梯,方便了拖着行李的旅客。据统计,停车场日均停放车辆由原先不足200辆车次,直线上升至2000辆车次,停车资源实现“活起来、用起来”。

北京北站,曾经因没有网约车接送区,出租汽车在站外路边停靠候客,阻塞通勤车辆,让公交车难以进站接驳,还造成了早晚高峰交通拥堵。一体化提升过程中,站区融合社会资源,选定西环广场地下停车场B2(D6—D8)停车区域作为北京北站网约车接送区。旅客出站后,可根据引导标识乘坐扶梯下到B2层,右转约90米即可到达上车点。

北京南站是我国首座高标准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但因存在拆迁滞留户,一直存在车辆拥堵问题。“之前,滞留户占路,路占人行步道,只留给行人一条狭窄通道。”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南站地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焦燃介绍,如今,在各方努力下,滞留户搬走,道路重新施划,车辆从南站出来后,可以顺畅地前行。此外,北京南站地区多措并举进一步优化交通组织,提升车辆通行效率,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状况。

类似的优化,在各大站区都能看到。北京西站南广场广莲路落客区,因旁边坐落着公交车站,导致所有来站车辆无法环线行驶,只能原路掉头返回,严重影响通行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支持下,西站地区管理办公室联合多方积极打通“断头路”,使接送旅客的小客车在西站南广场,不必原路掉头折返,通行能力提升40%以上。

投诉侵权

上一页: 关于恢复部分药品挂网采购资格的通知

下一页: 青岛港启动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