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质谱技术助力新冠肺炎呼气检测方法,科学家开发快速筛查新方法

2020年2月11日消息,为有效预防疾病、控制疫情蔓延,需要开发检测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好、灵敏度高、适合人群密集场所的快速筛查新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削弱新冠肺炎带来的影响。东华理工大学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动请缨,依托两家单位在质谱精准医疗、高通量快速筛查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面的优势和经验,联合进行科研攻关,开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气检测方法与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质谱技术助力新冠肺炎呼气检测方法,科学家开发快速筛查新方法


该项目是江西省科技厅于2月4日下达的第二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由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陈焕文负责,并协同了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西省精密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恒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科研攻关。截止6日凌晨6点,项目团队已按照P3实验室技术规范,自行设计完成了移动式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平台的安装,并利用平台完成了首批次少量样品的直接质谱分析,筛选了具有显著区分效果的代谢产物100多个,全天候工作的移动实验室已现雏形。


该项目有望研制出适合在医院、车船码头、机场等不同场景人口密集场所、全天候、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系统装备,可对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呼吸道产生的代谢产物进行质谱快速筛查和精准定性分析,解决现有筛查技术耗时过长的问题。


关于质谱技术


质谱技术具有精准度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等特点,成本经济且高通量,可实现一次实验检测多个指标,在某些领域(新生儿筛查、低浓度激素检测、药物浓度检测、微量元素检测等)具有显著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8年,PUBMED数据库中以"mass spectrometry"为关键词的文章量已超过1万篇/年,近十年来明显呈逐年攀升的趋势。目前常用于临床诊断领域的质谱技术包括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四极杆液相色谱——质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


早期质谱技术主要用于同位素测定和无机元素分析。随着技术的进步,其应用涵盖了石油工业、化学工业以及有机物分析等领域。


20世纪60年代,气相色谱联合质谱模式的出现使得质谱技术首次进入生物医学领域。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大气压电离技术的成功研发和日趋成熟,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模式以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准确性等特点,深受科研人员和临床检测的青睐。


20世纪80年代,快原子轰击、电喷雾和激光辅助解吸等"软电离"技术的发展,使生物大分子转变成气相离子成为可能,更适合蛋白质、酶、核酸和糖类等生物大分子聚合物的检测,大大拓宽了质谱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1994年美国《分析化学》杂志登载的相关综述中宣布"生物质谱学的时代已经到来"。


欧美发达国家最早将质谱技术引入医学检验部门,发展相对成熟。目前,服务于临床诊疗的质谱检测项目已达400余项,主要涉及临床化学、临床免疫学以及临床微生物鉴定等领域,亦被用于建立临床化学检测项目的参考测量程序和研制参考物质。随着临床对个体化和精准化医疗需求的增加,基于质谱技术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研究成果正不断转化至临床实践。随着全自动化的LC-MS/MS分析仪器问世,这将大大推动质谱分析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更广泛应用。


投诉侵权

上一页: 绿地济南全球贸易港先行馆开馆 积极承接进博溢出效应

下一页: 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新冠状病毒:为COVID-1918个月内将出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