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两会新声|全国政协委员宋海良: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战略目标实现

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塔斯社等多家境内外媒体刊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提案及相关报道,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双碳”战略目标实现,贡献能建方案,唱响能建新声。

以下为部分报道摘录:

一、人民日报

“交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是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交通运输用能的清洁替代与绿色低碳转型,提高综合交通运营效益,并有利于促进新能源的高效利用。”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委员说。

宋海良委员建议,尽快编制交通和新能源融合发展的规划与指导意见,结合相关领域产业链发展情况、技术成熟度、经济可行性等要素,明确融合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路径,加强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协调联动。同时,加快技术创新和示范工程推广,大力支持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的研发创新;加大对交通网和新能源融合示范工程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在绿色港口、绿色船舶、绿色航道等发展前景广阔、深耕价值明显的领域开展一批企业主导的试点示范。


二、塔斯社

随着能源革命的不断深化,推动社会文明的能量、信息、生态、健康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一体化和融合化发展,要求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向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转型,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绿色消费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也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宋海良委员说,“从中国能建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领域多年来的探索实践看,建议在不断加快新能源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煤电转型,创新绿色‘新型煤电’,推进‘新型煤电+新能源’融合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三、上海证券报

新型储能是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颠覆性技术,能够突破传统电力供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变革传统电力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力支撑未来能源电力发展。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政策、行业标准等方面的障碍需要突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近日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需要从国家端、产业端、市场端完善政策、标准以及商业模式,共同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宋海良认为,为推动发展目标高质量落地,当前迫切需要在健全新型储能政策体系、突破并形成核心技术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等环节,加快集中攻关重大共性问题,尽快培育形成成熟的新型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与集成技术。


四、中国发展改革报

《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新型储能发展的目标和路径,提出到2025年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成熟健全,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表示,为推动规划目标高质量落地,当前迫切需要在健全新型储能政策体系、突破并形成核心技术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等环节加快集中攻关重大共性问题,尽快培育形成成熟的新型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与集成技术。


五、中国电力报

在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能源企业如何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如何积极应对未来能源技术与产业的潜在“卡脖子”环节?如何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形成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代表委员围绕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创新方式等各抒己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建议围绕新型储能全产业链不同环节,支持培育一批新型储能“专精特新”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水平协同发展。


六、中国石油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这一话题,与会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建议,加快完善政策体系,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各种类型的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在条件成熟时先行先试,加快推动储能产业形成稳定合理的收益空间。


七、中国化工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宋海良表示,要深刻遵循国家“先立后破”的能源转型方向,携手共进、互为支撑,始终把“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宋海良说,根据我国的资源禀赋和现实发展情况,传统能源要充分发挥保安全的兜底作用,充分优化储量结构、产能结构、产量结构,稳定能源供给;新能源要发挥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作用,推动风、光、水、核、生物质等多元化发展,提升供给质量。

宋海良认为,未来能源融合将朝“交融、数智、联通”三大趋势蓬勃发展。“交融”,即多能互补、跨界融合;“数智”,即数字赋能、智慧物联;“联通”,即国际合作、互联互通。


八、中国企业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表示,从目前来看,新型储能技术成熟前,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尚不具备提供可靠保障容量的能力,煤电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我国电力供应的基础保障性电源。随着“双碳”战略深入实施和新能源发电占比的快速提升,煤电的功能定位将逐步从基础保障性电源向系统调节性电源、应急备用电源转变。因此,煤电亟待集中攻关关键技术,探索向创新绿色“新型煤电”转型。为此,他建议统筹做好煤电规划布局,特别在中东部和南方等受电地区,适当布局一批煤炭储配保障基地;构建煤电企业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体系,推进煤电联营兼并重组,积极推进“煤电+新能源”融合发展;制化推动“新型煤电”设计,在装备设备、工艺系统层面进行定制化设计和建设。


九、北京商报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新型储能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机遇,应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认为,为推动发展目标高质量落地,当前迫切需要在健全新型储能政策体系、突破并形成核心技术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等环节,加快集中攻关重大共性问题,尽快培育形成成熟的新型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与集成技术。


十、国资小新

“十四五”时期,科技领域竞争将是大国博弈主战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和主力军,目前正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的需求提出者、创新组织者、技术供给者、市场应用者,掌握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主动权。围绕上述话题,与会代表委员纷纷发表了看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认为,为推动规划目标高质量落地,当前迫切需要在健全新型储能政策体系、突破并形成核心技术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等环节加快集中攻关重大共性问题,尽快培育形成成熟的新型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与集成技术。


十一、国资委网站

新型储能是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颠覆性技术,能够突破传统电力供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变革传统电力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力支撑未来能源电力发展。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看来,当前迫切需要在健全新型储能政策体系、突破并形成核心技术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等环节加快集中攻关重大共性问题,尽快培育形成成熟的新型储能一体化解决方案与集成技术。


投诉侵权

上一页: 中国能建勘察设计承建的海南最大清洁能源热电联产项目投产

下一页: 孙永才:深化改革激活力 守正创新求突破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