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成立八周年公益活动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

11月17日晚,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成立八周年公益活动———“生命之脊”诗歌音乐朗诵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会议中心举行。

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成立八周年公益活动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

图源:网络


活动以“生命之脊”为主题,旨在弘扬“医者仁心”的公益正能量,回馈爱心人士,号召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为公益救治汇聚人心,凝聚力量,夯实中国良心的“顶梁柱”。


目前,我国脊柱疾患人群的治疗和贫病家庭的生存现状堪忧。一方面,脊柱疾患包括脊柱脊髓损伤、劳损性脊柱退变性疾患、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具有发病率高、致残可能性大的疾病谱系特点,尤其青少年脊柱后凸畸形、先天性、特发型侧弯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另一方面,脊柱外科在骨科属于高危专科,专业医生培养周期长、技术要求高、人才短缺。


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希望通过他们的行动,引起全社会对脊柱患者的共同关注,改变中国“脊柱疾患是绝症、脊柱手术是禁区”的现状,改善脊柱疾病患者的生存状况。


作为基金会成长的见证者和助力者,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致辞强调,八年公益之路步履艰辛,海鹰团队常年牺牲休息时间,深入贫瘠的山区、高原,为患者提供专业救治,发扬了“医者大爱”的无私精神。


据了解,今年3月,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海鹰担任主任委员的,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上,专委会与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起“共筑脊梁,重在预防”———中国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与救助项目,已面向全国开展脊柱健康筛查和贫病的救助。


本次朗诵会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生命无畏”,讲述的是基金会救助的甘肃女孩王改燕的故事,通过手术,刘海鹰教授为“小燕子”重新插上了翅膀。歌唱家成方圆演唱的《童年》,让我们追忆童年梦想、渴望健康成长。朗诵艺术家虹云和刘纪宏朗诵的《老人与海》、表演艺术家斯琴高娃朗诵的《热爱生命》,引人入胜,勾勒出一幅追逐生命永不言弃、惊涛骇浪逆境拼搏的画卷。


第二篇章“仁心无界”,讲述了主人公身患脊柱侧后凸畸形,被刘海鹰医生的手术刀画上圆满句号、终于战胜了身体残疾。钢琴独奏《月光》在月光下淡去病痛的折磨,在暖光中抚慰披星戴月的“海鹰人”;杜宁林的诗朗诵《海鹰的手》和汤非演唱的《我把健康托付你》让人深思“这双手,扶正了病患的身躯,牺牲自己而换取别人的健康;生命的托付,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第三篇章“大爱无疆”是来自内蒙的白苏道的信《大爱无疆》,由朗诵家陈铎、故事的主人公白苏道和基金会理事长刘海鹰共同讲述。患者白苏道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和髋关节严重受累,在刘海鹰教授和人民医院骨关节专家寇伯龙教授的医治下,白苏道最终挺直了身躯。其后,任志宏带来的的《生命之脊》、方明演绎的《有一个字,与生俱来排山倒海》响彻全场。患者王改燕的爸爸为感激刘海鹰团队,节衣缩食存下一笔善款,捐给基金会,来信中的每一个字符都诠释着“大爱无疆”。爱的力量,排山倒海,势不可挡,一首激情澎湃的击鼓朗诵《满江红》,铿锵有力,将现场气氛涌向高潮。


在公益募捐环节,着名书法家都本基和米南阳分别为基金会无偿捐赠作品,为基金会募集善款;基金会副理事长、“体操王子”李宁捐献出“篮球巨星”签名的篮球以及其他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


刘海鹰为全场深深鞠躬,感谢大家的支持。他说,面对众多患者,能救一个是一个,帮他们重塑脊梁是自己一生的心愿,也是他永不停歇的动力。他希望更多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今,在海鹰基金会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贫困患者得到了脊柱疾病救治,有效避免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据悉,截至2019年11月,基金会的医学专家和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深入祖国中西部贫困地区,足迹遍布西藏、青海、新疆、云南、宁夏、贵州、内蒙等16个省份43个贫困县市,行程逾二十万公里,总参与人数45人,在全国建立了16个脊柱疾病国家级救助中心,先后为6000余名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患者进行义诊。在宁夏、山西建立了2个“共筑脊梁,重在预防”中国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与救助行动工作站,为近20000名青少年进行专业的脊柱侧弯筛查。在甘肃、贵州、河南、内蒙、山东等地建立了7个医学专家工作站,通过讲座、论坛、讲解手术等方式,对数千名基层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小班培训,其中有数十位基层骨科医生成长为学科带头人,累计救治贫困脊柱疾病重症患者106人次,为90个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家庭带来希望。


国际脊柱大师,助力我省打造一流椎间盘中心


11月5日~11日,来自德国的国际脊柱大师丹尼尔·罗森塔尔(DanielJ.Rosenthal)教授将在河南亲诊。作为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中心的客座教授,他将助力医院打造一流椎间盘中心,提升椎间盘中心在国际国内的形象和影响力。


这位脊柱微创大师,来头大,36岁担任德国法兰克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与副院长;曾担任德国脊柱协会(2013)主席;全球范围内发表436场演讲;拥有2项内镜发明专利;获得德国神经外科协会WTönisTravelling奖;不久前,刚获得2019年德国着名杂志《FOCUS》脊柱外科医生顶级排名……这些都是丹尼尔·罗森塔尔教授身上的“光环”。


丹尼尔·罗森塔尔教授,在颈、胸、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脊柱侧弯、脊柱肿瘤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上深有建树,特别在胸腔镜脊柱微创诊疗方面,造诣颇深。


丹尼尔·罗森塔尔教授现任德国巴德洪堡高陶努斯医院脊柱外科主任。据悉,巴德洪堡高陶努斯医院拥有悠久的历史,每年接受超过80000名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


这次河南之行,内容丰富


11月5日~11日,丹尼尔·罗森塔尔教授将来到河南。作为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中心客座教授,丹尼尔·罗森塔尔教授准备了丰富的“大餐”:参与门诊、查房、手术指导、手术实操、重点疑难病例讨论、大师公开课等学术交流活动,让河南百姓和骨科同仁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国际级大师的诊疗和指导。


同时,他还将进行科室内部培训和科室管理,讨论分享德国医疗管理,助力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打造一流椎间盘中心。


2010年,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中心主任周红刚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脊柱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该术式在局麻下可以彻底摘除突出椎间盘,患者术后即可下床行走,当天复查CT或磁共振片便可对照治疗前后效果,彻底颠覆了脊柱外科传统手术的治疗。


目前,椎间盘中心团队完成院内、院外脊柱内镜微创治疗2万余例,为无数脊柱疾病患者家庭重新点燃美好生活的希望,被来自国内3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病友亲切地誉为“金牌椎间盘病诊疗中心”。


在丹尼尔·罗森塔尔教授河南行期间,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中心还将举行“中德脊柱交流中心”“中德脊柱培训中心”的揭牌仪式,为脊柱疾病患者带来顶尖微创诊疗、快速康复技术。


据悉,在河南省直三院郑东院区H座14楼椎间盘中心B病区脊柱疑难病会诊中心,每周四下午2点30分会诊有省直三院椎间盘中心专家及国内多家医院脊柱专家,专门针对颈椎、腰椎、胸椎等脊柱复杂疑难病例进行会诊,为患者制订最佳治疗方案,实现精准诊疗。


关于脊柱:


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成立八周年公益活动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

图源:昵图网


脊椎骨是椎骨的通称。脊椎骨由椎体、椎弓、髓棘、椎体横突、前关节突和后关节突等各部构成。注:脊椎骨构成脊柱,但不等于脊柱。

投诉侵权

上一页: 辽宁省2009年度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下一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