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网服务号 微信公众平台
招标网APP 中招APP下载

微信扫码添加在线客服,描述您的问题。

二维码 关闭
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能建样板”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能建牢牢把握央企新使命,追求新价值,紧紧围绕“创新、绿色、数智、融合”核心发展理念,努力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铸牢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底座。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提升新质生产力“含新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介绍说:“2023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128亿元,同比增长3.2%,研发投入强度达3.1%。”高效的科研投入,让中国能建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风光新能源技术、氢制储运、储能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成果。

据统计,2023年,中国能建创新成果同比增长近3倍,全年获得专利授权2085项,发明专利同比增长25%。截至目前,中国能建已经累计荣获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新质生产力培育跑出了加速度。

中国能建致力于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新型高空风力发电关键技术及装备”成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实现重大原创性技术突破,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技术研发中心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创新平台,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装备上榜国家首台(套)名录,一批国家级创新示范项目有序落地。

在高空发电领域,中国能建不仅在技术层面开展前瞻性尝试,也在成果转化层面进行了示范引领。今年1月7日,中国能建投资建设的安徽绩溪高空风能发电新技术示范项目成功发电,成为我国首个可并网的兆瓦级高空风能发电示范项目。该项目成为高空领域发电的“试验田”“策源地”,对推动高空风能发电技术和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瞄准战新产业提升新质生产力“含绿量”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宋海良表示,中国能建正将新能源作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持续培育绿色生产力。

数据显示,近三年,中国能建累计获取新能源开发指标超4500万千瓦,是“十三五”总和十几倍,并朝着一体化、基地化项目开发建设奋勇前进。

库布齐沙漠,坐落着全球最大规模的“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中国能建参与建设了库布其大基地光伏工程,这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00亿千瓦时。

一方面进军“沙戈荒”大基地,一方面创新一体化开发新模式。在广西崇左,中国能建打造了总规模达864万千瓦的一体化能源基地项目,这个“风光水火储一体化”能源基地是首届东博会以来签约的单体投资最大合作项目。

培育新业态的核心是推动产业变革和产业组织的深刻调整,中国能建独具特色的融合发展理念,催生了以“能源+”“+能源”为特征的交能融合、数能融合、建能融合、产能融合“四大融合”新模式和城市“七网融合”新场景。

目前,中国能建在首倡首推的交能融合领域率先取得重点突破,投资建设国内首个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项目枣菏高速交能融合(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填补了高速公路领域“交能融合”投资模式的空白。

交能融合发展是交通与能源的一次重大革命,中国能建在数能融合领域的率先探索,也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新变革。投资建设运营的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中心园区示范项目,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方式融合能源和算力全产业链,打通“算力网+能源网”通道,实现瓦特与比特的高效转化,形成数能深度融合发展的典型范式。

布局未来产业,提升新质生产力“含金量”

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选择,发展新型储能、氢能是打造未来产业的新赛道。

“当前,中国能建正着力打造综合储能,大力发展压缩空气储能,积极稳妥推进电化学储能,探索重力储能的可行路径。”宋海良表示。

2023年12月1日,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厂用系统受电一次成功,标志着该工程全面进入调试阶段。

在湖北、山东、甘肃、辽宁,中国能建相继建设了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其中,湖北应城项目是全球首台(套)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开创了大容量压缩空气储能绿色、零碳、高效、经济的新路线,投运后将在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实现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三个世界领先”。而甘肃酒泉项目则是全球首台(套)300兆瓦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破解了压缩空气储能受地理条件制约的世界性难题。

全面布局氢能产业,也是中国能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2023年9月,总投资296亿元的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规划年产绿氢11万吨,绿氨/醇60万吨,配套建设电解槽装备制造生产线、综合加能站,设立氢能研究院,基本涵盖制氢、储氢、运氢、加氢、氢能化工、氢能装备全产业链条。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绿色氢基化工规模化发展,助力产业低碳转型。

中国能建还设计了国内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自主研发的1500标方碱性电解槽已经正式下线,投资建设的国内首座8兆瓦级碱性电解水制氢机组稳暂态特性试验检测平台已经竣工,形成了电解槽核心设备的制造和检测能力,为“绿氢+”产业发展提供了能建方案。

目前,中国能建正围绕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国内外一体化“三个一体化”模式,加大对“绿电+绿氢+绿氨+绿醇”项目的投资开发力度与技术集成力度,全力贯通氢能的“制储输用”全链条。


投诉侵权

上一页: 中国中车获评首届“中国ESG榜样”年度盛典“一带一路”贡献特别奖

下一页: 两会时间|看中国建材代表们的两会风采